江西乐安:小小芦笋“破”出致富路
江西乐安:小小芦笋“破”出致富路
江西乐安:小小芦笋“破”出致富路新华网南昌6月25日电(谭茜予)夏至时节,走进江西乐安县望下(xià)村的望霞芦笋种植示范基地,一排排蔬菜大棚在阳光(yángguāng)照耀下,透出盎然绿意(lǜyì)。大棚内(nèi),一垄垄芦笋破土而出,根根翠绿鲜嫩,长势十分喜人,村民们正忙碌地进行采摘、搬运、分拣、装箱工作。
“从年初到现在,芦笋产量达到了(le)70万斤,销售额超500万元。按照目前的市场销售情况(qíngkuàng)来看,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000万元!”望霞芦笋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曾艳华(céngyànhuá)自豪地说。
航拍乐安县的芦笋种植基地。新华网发 欧阳(ōuyáng)小明 摄
芦笋产业:从(cóng)“小而美”到“大而强”
乐安县的(de)芦笋(lúsǔn)产业起步于2019年。短短(duǎnduǎn)几年,种植面积实现(shíxiàn)了跨越式增长,从最初的30亩迅速扩展至如今的2500亩,其中大棚面积达1500亩,成为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芦笋种植基地。目前,乐安县已有10多个乡镇加入芦笋种植行列(hángliè),预计今年种植面积将突破5000亩。
打包好的新鲜芦笋。新华网 谭茜予 摄(shè)
“我们种植的(de)芦笋(lúsǔn)口感清甜、鲜嫩多汁。”曾艳华介绍,芦笋作为“蔬菜之王”,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及硒等元素(yuánsù),营养价值高。尽管芦笋种植周期较长(jiàozhǎng),但收益颇为可观。在高端商超,乐安芦笋每斤售价可达26.6元,主要销往长沙、深圳(shēnzhèn)、上海、广州、武汉等地的高端市场。
村民们正在搬运采摘好的新鲜芦笋。新华网 谭茜予 摄(shè)
乐安芦笋(lúsǔn)能够(nénggòu)“走红”,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。乐安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0%,空气清新、水质优良,土壤以沙土为(wèi)主,透气性好。当地气候温和(hé),风沙少,雪灾冰雹等极端天气(tiānqì)罕见,为芦笋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。此外,乐安地处江西中部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,运输成本(chéngběn)较低,相对低廉的土地和人力成本进一步降低了种植成本,提升了乐安芦笋的市场竞争力。
创新模式:联农带(liánnóngdài)农共致富
“我们(wǒmen)坚持不打农药,采用物理防控病虫害(chónghài)。”曾艳华指着大棚(dàpéng)内(nèi)的黑色灯泡介绍说,“这是‘黑光灯’,能发射紫外线诱捕害虫,有效减少虫害。”基地还通过人工除草、增施有机肥等方式改良土壤,确保芦笋品质。去年,全县芦笋销售额达600万元,深受市场欢迎。
工作人员正在分拣(fēnjiǎn)芦笋。新华网发 邱志超 摄
望霞芦笋种植厂厂长李伟(lǐwěi)表示,芦笋一年可割两次苗,采摘期长达210至240天(tiān),且种植期可达15至20年,是名副其实(míngfùqíshí)的“长效产业”,为农户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收益。
芦笋种植前景广阔,但初期投资大、周期长,让(ràng)不少普通农户(nónghù)望而却步。为(wèi)解决这一问题,基地创新采用“劳务承包”模式:基地提供大棚(dàpéng)、种子、肥料、农药等生产要素,农户负责日常管理,按每斤芦笋6至8毛钱的回收价格结算工资,并享有每月2700元(yuán)的保底收入。农户管理得越好,产量越高,收入也就越高。
村民陈茶花(cháhuā)正在采摘芦笋。新华网 谭茜予 摄
“在这里做事不累,离家近,收入也不错。”望下村64岁的村民陈茶花笑着说,“现在是(shì)芦笋产量好的时节,我(wǒ)上个月(shànggèyuè)就拿了6000块钱呢!”目前,基地已带动300余名农户就业,人均年收入约4万至(wànzhì)5万元,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。
品牌升级:从“田间地头”走向“高端(gāoduān)餐桌”
“江西农业就是要走优质优价的路子,做单品突破,我的目标就是把乐安芦笋(lúsǔn)产业做到全国最好。”谈及(tánjí)未来发展,曾艳华信心满满。
如今,“乐安芦笋”已被评为2024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,还(hái)成功打入粤港澳(yuègǎngào)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工程,进入粤港澳大湾区食客的餐桌。基地正积极(jījí)申报有机认证,推动芦笋产业向高端化、品牌化发展(fāzhǎn)。此外,基地还计划拓展芹菜、韭菜、豆角“三棵菜”产业种植,以健康为导向,打造更多优质农产品,丰富市场供应(shìchǎnggōngyìng)。
工作人员正在搬运(bānyùn)新鲜芦笋。新华网发 邱志超 摄
“蔬菜产业已成为乐安农民(nóngmín)增收致富的‘新引擎’。”乐安县副县长李荣国表示,乐安将不断优化资金、项目、用地等扶持(fúchí)政策,引导更多种植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参与蔬菜产业发展,助力乡村(xiāngcūn)振兴。
小小芦笋,不仅“破”出了乐安的致富路,更(gèng)“种”下了乡村振兴的希望。在这片(zhèpiàn)充满生机的土地上,芦笋产业正成为农户致富增收的“金钥匙(jīnyàoshi)”。

新华网南昌6月25日电(谭茜予)夏至时节,走进江西乐安县望下(xià)村的望霞芦笋种植示范基地,一排排蔬菜大棚在阳光(yángguāng)照耀下,透出盎然绿意(lǜyì)。大棚内(nèi),一垄垄芦笋破土而出,根根翠绿鲜嫩,长势十分喜人,村民们正忙碌地进行采摘、搬运、分拣、装箱工作。
“从年初到现在,芦笋产量达到了(le)70万斤,销售额超500万元。按照目前的市场销售情况(qíngkuàng)来看,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000万元!”望霞芦笋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曾艳华(céngyànhuá)自豪地说。

航拍乐安县的芦笋种植基地。新华网发 欧阳(ōuyáng)小明 摄
芦笋产业:从(cóng)“小而美”到“大而强”
乐安县的(de)芦笋(lúsǔn)产业起步于2019年。短短(duǎnduǎn)几年,种植面积实现(shíxiàn)了跨越式增长,从最初的30亩迅速扩展至如今的2500亩,其中大棚面积达1500亩,成为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芦笋种植基地。目前,乐安县已有10多个乡镇加入芦笋种植行列(hángliè),预计今年种植面积将突破5000亩。

打包好的新鲜芦笋。新华网 谭茜予 摄(shè)
“我们种植的(de)芦笋(lúsǔn)口感清甜、鲜嫩多汁。”曾艳华介绍,芦笋作为“蔬菜之王”,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及硒等元素(yuánsù),营养价值高。尽管芦笋种植周期较长(jiàozhǎng),但收益颇为可观。在高端商超,乐安芦笋每斤售价可达26.6元,主要销往长沙、深圳(shēnzhèn)、上海、广州、武汉等地的高端市场。

村民们正在搬运采摘好的新鲜芦笋。新华网 谭茜予 摄(shè)
乐安芦笋(lúsǔn)能够(nénggòu)“走红”,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。乐安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0%,空气清新、水质优良,土壤以沙土为(wèi)主,透气性好。当地气候温和(hé),风沙少,雪灾冰雹等极端天气(tiānqì)罕见,为芦笋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。此外,乐安地处江西中部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,运输成本(chéngběn)较低,相对低廉的土地和人力成本进一步降低了种植成本,提升了乐安芦笋的市场竞争力。
创新模式:联农带(liánnóngdài)农共致富
“我们(wǒmen)坚持不打农药,采用物理防控病虫害(chónghài)。”曾艳华指着大棚(dàpéng)内(nèi)的黑色灯泡介绍说,“这是‘黑光灯’,能发射紫外线诱捕害虫,有效减少虫害。”基地还通过人工除草、增施有机肥等方式改良土壤,确保芦笋品质。去年,全县芦笋销售额达600万元,深受市场欢迎。

工作人员正在分拣(fēnjiǎn)芦笋。新华网发 邱志超 摄
望霞芦笋种植厂厂长李伟(lǐwěi)表示,芦笋一年可割两次苗,采摘期长达210至240天(tiān),且种植期可达15至20年,是名副其实(míngfùqíshí)的“长效产业”,为农户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收益。
芦笋种植前景广阔,但初期投资大、周期长,让(ràng)不少普通农户(nónghù)望而却步。为(wèi)解决这一问题,基地创新采用“劳务承包”模式:基地提供大棚(dàpéng)、种子、肥料、农药等生产要素,农户负责日常管理,按每斤芦笋6至8毛钱的回收价格结算工资,并享有每月2700元(yuán)的保底收入。农户管理得越好,产量越高,收入也就越高。

村民陈茶花(cháhuā)正在采摘芦笋。新华网 谭茜予 摄
“在这里做事不累,离家近,收入也不错。”望下村64岁的村民陈茶花笑着说,“现在是(shì)芦笋产量好的时节,我(wǒ)上个月(shànggèyuè)就拿了6000块钱呢!”目前,基地已带动300余名农户就业,人均年收入约4万至(wànzhì)5万元,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。
品牌升级:从“田间地头”走向“高端(gāoduān)餐桌”
“江西农业就是要走优质优价的路子,做单品突破,我的目标就是把乐安芦笋(lúsǔn)产业做到全国最好。”谈及(tánjí)未来发展,曾艳华信心满满。
如今,“乐安芦笋”已被评为2024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,还(hái)成功打入粤港澳(yuègǎngào)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工程,进入粤港澳大湾区食客的餐桌。基地正积极(jījí)申报有机认证,推动芦笋产业向高端化、品牌化发展(fāzhǎn)。此外,基地还计划拓展芹菜、韭菜、豆角“三棵菜”产业种植,以健康为导向,打造更多优质农产品,丰富市场供应(shìchǎnggōngyìng)。

工作人员正在搬运(bānyùn)新鲜芦笋。新华网发 邱志超 摄
“蔬菜产业已成为乐安农民(nóngmín)增收致富的‘新引擎’。”乐安县副县长李荣国表示,乐安将不断优化资金、项目、用地等扶持(fúchí)政策,引导更多种植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参与蔬菜产业发展,助力乡村(xiāngcūn)振兴。
小小芦笋,不仅“破”出了乐安的致富路,更(gèng)“种”下了乡村振兴的希望。在这片(zhèpiàn)充满生机的土地上,芦笋产业正成为农户致富增收的“金钥匙(jīnyàoshi)”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